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基本知识: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由数百万的微小血管(也叫做肾元,肾单位)作爲过滤器来移除血液中的废物,帮助保持血液清洁。
每个肾元和一个肾小管连接,保存如蛋白质和红细胞等血液中的有用物质,而允许其他的液体和废物通过形成尿液。通常肾元(肾脏内的细小的毛细血管)受到损害,会导致其失去过滤功能。过滤功能丧失可能导致有用蛋白质,如白蛋白 - 在血液中的主要蛋白质漏出肾脏并进入泌尿系统,以及废物在血液中累积。这个严重的情况被称爲肾病。
尽管确切原因不明,不正确的血糖控制和高血压被认爲会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目前,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就个别糖尿病患者而言,它也是在发病率和死亡率上最显著的长期的并发症之一, 占所有临终肾病患者的30-40%(在美国)。
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的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渗透性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肾小球系膜空间变大(用来存储IV型胶原蛋白),初期爲弥漫性,后期爲结节性。糖尿病人的肾小球硬化在糖尿病发生之初就可能存在,只是不显著而被忽视。糖尿病肾病从开始到心力衰竭合并尿毒症大体过程: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所有疾病的临终时光里,血糖大都不再居高不下。换句话说,当人体没有能力升高血糖来支持基本生命能力的时候,生命也将走向终点。
糖尿病肾病出现时经常伴有其它的糖尿病并发症,如影响眼睛的糖尿病眼病,影响神经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影响血管的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等。这说明血管病是系统的。
对于各种药物对糖尿病肾病有益还是存在损害,大都长期存在争议,而且争议在继续。例如:
[二甲双胍]2015年8月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2015)上,安徽省立医院叶山东认爲 ,“近年研究报告一些抗糖尿病药物(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本身可能存在降糖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受到大家关注。”而2015年6月台湾医学工作者在《柳叶刀糖尿病&内分泌学》发表调查结果显示 ,二甲双胍会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胰岛素]2008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陆浩综述国外27篇研究结果说明 , “胰岛素通过MAPK途径具有促进炎性因子分泌、诱导细胞增殖与迁移等作用,从而多途径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对于胰岛素没有相关副作用的文章则更是不胜枚举。
二甲双胍爲例,一个研究的的结论是:二甲双胍有三个不同的作用,包括血糖调节作用,通过类有效抗氧化剂作用对肾小管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并最终通过拯救肾脏的足突细胞改善糖尿病肾病。另一个研究结果的题目是:二甲双胍会增加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吉林省人口生命科学院贺英勤院长采用我的营养干预技术(包括谷物保护和桑黄子)对糖尿病肾病30例进行长期观察,结果显示此技术三个月以上的所有患者的临床指标都明显好转(2011年)。显示出聂医生的营养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