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涛糖尿病健康管理指南
节律现象是生物系统动态行为的最显著表现之一。自然节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每种动态行为都可能与正常的或病理的生理功能相联系。
《黄帝内经》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血糖的波动正是人体生命动态性的体现。人体血糖需要在高低之间不断变化,以满足各种生理及心理状态的需要。以餐后血糖为例:进餐以后,人体处于吸收与合成物质的运动状态,需要大量的血糖来保障生理需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大概在进餐20分钟后上升。如果食用的是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或者果汁,会此时达到峰值。在一顿含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的平衡膳食之后,血糖约在餐后一到两小时后达到峰值。血糖会在餐后2-4小时后向下回落到最低水平。进餐的规律性就带来了与营养摄入相关连的血糖规律性波动。在这波动过程中,人体的许多生理机制得到锻炼,其中包括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应该注意的是,每个人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生理活动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对血糖的需求程度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对正常血糖值的描述都是“参考范围”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值。
并且,人体内外的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血糖出现规律性或不规律性波动。以高血糖为例。刺激血糖升高的常见因素有:饥饿刺激、疲劳恢复期、慢性疾病的体质恢复期、紧张、脑供血不足、心脏病、发热、腹泻、便秘、失眠、醉酒恢复期、过多食用含糖高的水果等。上述情况,可导致非糖尿病人血糖升高,也可以导致糖尿病人血糖升高。而对于治疗中的患者而言,不正确的药物使用也会引发血糖异常波动,出现高血糖。
具有明确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血糖升高,大多数情况下解除继发原因后血糖就会慢慢回落;少数情况下为了遏制过高的血糖才需要进行降糖治疗。生命如潮,血糖也如此。当刺激血糖升高的诱因解除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留给身体时间让高血糖自然回落。
《黄帝内经》:“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聚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
不同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其自然回落时间不同。2012年末中国老年学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聂文涛的学术报告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血糖升高自然回落时间。这些观察结果,在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0YJCZ167)成果汇编时作了文字整理。
| 血糖自然调整周期 |
吃西瓜 | 3-4 小时 |
过量运动 | 24 小时 |
醉酒 | 2-5 日 |
高热 | 15-25 日 |
慢性疾病恢复 | 更长时间 |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环境变化各异,血糖回落时间也会各不相同。上述也只是通常情况下的参考范围。
古代中医学家善于观察病人身体的自然变化,总结人体自然修复的时间和过程。这一点对血糖管理尤为重要。如《黄帝内经》记述:“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系辞上》说:“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就是这个道理。各种因素导致的血糖变化也有其基本的回归时日,犹如《彖》说:“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人体血糖的升高和回落与人体生理需求的变化相关联。无视血糖的波动特性,就是无视人体的生理需求。如果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血糖升高就盲目地采取降糖治疗,可能会引起人体的保护性反应,造成医源性的持久高血糖。例如,本应该20天回落的高血糖,一定要一个小时降到正常,则不仅会损害健康,也会使血糖更难平复。因此,健康管理要尊重生命运动的内在规律,而不是去违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