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肾病患者找到我,希望获得我的帮助。我经过仔细询问之后,给她开了一个处方。并嘱咐她:组合营养干预很重要。她也确实希望用一下我的营养组合干预产品桑黄子片。
她看过处方之后,告诉我:“跟岳阳医院的专家处方很接近。”然后拿出来岳阳医院专家处方给我看。她告诉我说:用了二十多天,检验结果没有进步。我告诉这位患者:“您的身体已经在恢复,比如体力、气色等。这是因为,中医治疗肾病首先是让身体获得康复的能力,然后才是疾病的康复。这不仅仅是没有营养组合干预的问题。”这位患者表示确实感觉体力好转才去检验的。
其实,治病就像解救穷人。第一步是帮助解决衣食住行,这叫做脱贫;第二步是帮助获得就业,这叫做获得生活能力;第三步是银行存款。医学检验指标的恢复如同银行存款。
血糖控制标准问题
一些糖尿病患者血糖微微升高就感到异常难受;另一些患者血糖很高却全然不知。聂文涛医生在《驯服血糖》中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聂文涛谈到这方面的经验时深有感触:我遇到的患者中有的空腹血糖5.7mmol/L就有酮体。与此相反,一位上海第一医院的糖尿病患者找到我,就想弄清楚为什么自己的血糖一降到8.5mmol/L左右就出虚汗、心慌、身体发抖。
第一类患者非常少见,但是真正有经验的医生却总能遇到。第二类情况则比较多见,这就是相对地血糖。聂文涛说,医生要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把血糖控制标准确定到8.5mmol/L以上,对于第一类患者来说,他们似乎不需要控制血糖,然而这就错了:他们正在遭受酮症伤害。如果把血糖控制标准确定到5.5mmol/L以下,对第二类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体就会承受不了。
由此可见,任何统一的血糖控制标准都是错误的。唯有区分不同的血糖性质,针对具体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避免伤害患者健康。这就是血糖性质区分量表的重大意义。
肾透析的康复途径
糖尿病并发症是病因的放大。这是聂文涛《驯服血糖》中的基本观点之一。正因为如此,针对肾病、眼病、四肢血管疾病的干预技术,被聂文涛医生用于糖尿病。
聂文涛医生说,并不是所有的肾病患者都快速恢复。比如,一位22岁的肾病患者正处于快速进展期,20天前每周一次透析;仅仅过了20天,已经变成了隔一天做一次透析。这是某国有医院院长的亲友。这位院长问聂文涛:使用您的干预技术多就会见到效果?
实际上,这位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很快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如何让病情不发展,甚至如何让疾病不再快速发展,都成为问题。病情稳定之后,才涉及到恢复。应用聂文涛组合营养干预技术半个月之后,患者身体未发生任何变化——病情被控制住了。
聂文涛解释说,这位同行是看到其他患者的恢复情况而产生信心的。但是,其他患者虽然也非常严重却不是进展期。所以,他看到的迅速恢复不会马上出现在他的亲友身上。而病情稳定之后,就为进一步恢复赢得了时间。
如何选择适合血糖标准
目前,血糖控制标准出现了两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把更多的人纳入到糖尿病控制范围内,据说是为了避免错过了早期控制时机;第二个方向是,放宽血糖控制标准,据说是为了避免死亡率增加。
第一个方向:在三十年时间内,血糖控制标准由空腹7.8mmol/L变成7.0mmol/L;再由7.0mmol/L变成6.1mmol/L(最初是提出糖耐量受损的概念,然后很多医院的医生则演变成诊断标准和控制标准);再由6.1mmol/L变成5.8mmol/L(一些医院的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标准)。显然,这个方向每再前进一步都会很困难,因为3.9mmol/L以下是低血糖。
第二个方向:调查结果显示,严控血糖使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增加。2008年1月,美国卫生部直属国立心肺及血液病研究院在ADA年会上公布了ACCORD项目的结果: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健康水平,3年多时间里死亡率增加22%。2009年3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了NICE-SUGAR研究结果,把血糖控制标准确定在4.5-6.0mmol/L时,死亡率增加,结论是7.8-10mmol/L是最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
作为糖尿病患者就有了两个可选择的标准:一个血糖水平正常,但是死亡的风险增大;另一个是相对健康和安全,但是血糖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