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饵——生活方式干预
食饵,用于调和阴阳。这种养生技术古今有之。现在凡是医学道理,一定要从国外舶来。实际上,对医学科学而言,尊重人类生活传统便是科学。如聂文涛医生所说,大象吃草、狮子吃肉,强壮与否,都是传统。预防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也需要从考察传统入手。此东垣法枳术丸、丹溪补阴丸等,都是传统食饵技术。
《养生类要》原文:
按内经曰,古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所以为上工也。夫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尤当顺时节摄,勿使过焉,何疾之有?人多昧之,今略述所闻于下。
所谓饮食者,即内经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若五味口嗜而饮食之,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止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此东垣法枳术丸也。
所谓男女者,即内经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此天地自然之妙用,人道之大本也。但此为爱河欲海,上智之士对景怠情,形须交而精不摇;气虽感而神不动。以逸待劳,以静待哗,以色为空,以无为有,夺得至宝,能增寿源。世降以来,民生多溺而乐与乐取,沉其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精若之何而可以供给耶?此丹溪补阴丸所由立也。
又按冠氏曰:人之未闻道者,放逸其心,迷于生乐,以精神徇智巧,以忧畏徇得失,以劳苦徇礼节,以身世徇财利。四徇不去,心为之疾矣。极力劳形,燥暴气逆,当风纵酒,食嗜辛咸,肝为之病矣;饮食生冷,温凉失度,久卧,太饱太饥,脾为之病矣;久坐湿地,强力入水,纵欲房劳,三田漏溢,肾为之病矣;呼叫过常,辨争倍答,冒犯寒暄,恣食咸苦,肺为之病矣。五病既作,故未老而羸,未羸而病,病至则重,重则必毙。呜呼!此皆不思妄行而自取之也。
食饵成败常在分寸之间
聂文涛说,不知谷物为主食不足以康复糖尿病。这正是200年来最大的医疗错误之一。当我们把这种疾病看成是糖尿病的时候,便成了无法治愈的顽疾;当把这种疾病看成是消渴的时候,便成了可以康复的病症。人们困扰数百年的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都是因为方法上的错误。《养生类要》通过对饮食细节的求证,表现了食饵技术的基本特征。原文如下:
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能害生。故能消息,使适其宜,是贤哲防于未病。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欲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不欲苦饱。饱则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因而大饮则气乃大逆。
养生之道,不宜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趑趄缓行数百步,谓之消食。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荣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
是以食讫当行步踌躇,有作修为乃佳。语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动也。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恐气满而激致伤脏腑。不宜夜食。盖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日入之后,万响都绝,脾乃不磨食,食即不易消,不消即损胃,损胃即不受谷气,谷气不受即多吐,多吐即为翻胃之疾矣。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常欲饱中饥、饥中饱为善尔。
食热物后不宜再食冷物,食冷物后不宜再食热物。冷热相激,必患牙疼。瓜果不时,禽兽自死,及生煎爆之物,及夫油腻难消,粉粥冷淘之类,皆能生痰动火。疮疡癖并不宜食。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故咸多伤心,甘多伤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酸多伤脾。内经曰:多食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稿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瓜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肉痛而发落。偏之为害如此。故上士澹汨,其次中和,此饮食之大节也。
酒饮少则益,过多则损。惟气畅而止可也。饮少则能引滞气,导药力,调肌肤,益颜色,通荣卫,辟秽恶;过多而醉则肝浮胆横,诸脉波激,由之败肾,毁筋腐骨,伤胃久之,神散魄离,不能饮食,独与酒宜,去死无日矣。饱食之后,尤宜忌之。饮觉过多,吐之为妙。饮酒后不可饮冷水、冷茶,被酒引入肾中,停为冷毒,多久必然腰膝沉重,膀胱冷痛,水肿消渴,挛之疾作矣。酒后不得风中坐卧,袒肉操扇。此时毛孔尽开,风邪易入,感之令人四肢不遂。
不欲极饥而食,饥食不可过饮;不欲极渴而饱,渴饮不欲过多。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则成痰癖。故曰大渴勿大饮大饥,勿大食。恐血气失常,卒然不救也。嗟乎!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恬澹脏腑调顺血气,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庄子曰:人之可畏者枕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节,诚过也。其此之谓乎。
枳术丸
内经以脾土旺能生万物此东垣前贤以胃气之法地故用此方一补一消制其太过辅其不足也
枳实(一两去穣麸炒) 白术(二两陈壁土炒)
上为末荷叶浓煎汁打老米粉糊为丸用白汤下七十丸不拘时服闽广吴浙湿热地方加山楂
肉神一两)有热加黄芩黄连当归地骨皮酒炒大黄(各五钱)。
盛唐以来的食饵历史
唐代的著名食饵著作包括《食疗本草》和《千金食治》。这两部著作影响至今。真正有修养的中医无不精研食饵技术。2007年,聂文涛《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使这一古老技术得以复兴。人们把桑黄子技术称之为食饵技术。
百度百科-食饵原文节选:
通过少量使用特殊食物或食物组合,调整人体状态,这种方式称为食饵。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大量记载了食饵技术。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西京杂记》中载:“
养生食饵技术与糖尿病饮食干预